4月3日,从射阳农业农村局农机科获悉,近年来,射阳县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将秸秆从农业废弃物转变为促进绿色发展的宝贵资源。2024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9%,稻麦秸秆离田利用率较2023年提高10%以上,实现了秸秆从“废”到“宝”的华丽转变。在秸秆肥料化利用方面,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全县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犁耕深翻占比达30%,有效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
射阳县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是农业大县,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过去,秸秆处理方式较为粗放,露天焚烧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今,在一系列政策推动和技术支撑下,这一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
为有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射阳县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多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出台了《射阳县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奖补力度,从离田补助、作业补助、收储补助到能力建设补助,全方位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
在秸秆收储体系建设方面,射阳县因地制宜,构建以镇区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为主体,村居秸秆收储站点相匹配的收储运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设立97个村居秸秆临时收储转运点,建成5个镇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2023年,又重点扶持射阳县泽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辉源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等4家涉农主体,分别在盘湾镇、海河镇、临海镇、海通镇新建秸秆收储利用主体。
射阳县泽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盘湾镇投资建设秸秆收储利用项目,购置了拖拉机、打捆机、揉草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总投入资金26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119.5万元,自筹147.5万元。公司以“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为主要利用方向,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蚌埠市辉源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在海河镇的项目,年秸秆离田作业面积约20万亩,年秸秆处理能力20万吨,主要将秸秆用于牛、羊养殖饲料加工,产品销售至西北、西南等地,有力带动了当地秸秆收储利用产业发展。
在技术支撑上,射阳县依托省农科院,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秸秆肥料化利用方面,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全县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犁耕深翻占比达30%,有效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秸秆饲料化利用则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种方法,提升秸秆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像泽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在基料化利用领域,射阳县凭借食用菌产业优势,年利用农作物秸秆总量达5万吨,实现了秸秆的高值化利用。
秸秆能源化利用也在稳步推进,恒泰新能源项目作为秸秆燃料化利用的主渠道,年消耗生物质燃料约55万吨,年制汽量约150万吨,为社会提供大量绿色能源的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在原料化利用方面,盐城戍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高新科技,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植物纤维,年消耗秸秆约15万吨,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展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成果,射阳县在盘湾镇、海河镇、临海镇、海通镇分别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示范展示秸秆饲料化利用、原料化利用等新技术新成果,并统一竖立“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标牌。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现场演示会和观摩学习等活动,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
此外,射阳县还积极开展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和秸秆还田监测工作。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对主要农作物相关系数进行调查测算,全县布设10个秸秆还田调查点位和1个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为秸秆资源台账关键系数调查核算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通过一系列举措,射阳县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2024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稻麦秸秆离田利用率较2023年提高10%以上,实现了秸秆从“废”到“宝”的华丽转变。这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了空气污染,还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