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位置:中国商业圈 > 观察

黄土高原上的“诗与远方”:环县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点击量:5889   文章来源:中新网甘肃   添加时间:2025-10-10 17:09   

秋日的环县,空气中飘散着丰收的甜香和节日的欢腾。从9月丰收节的金黄,到10月双节的璀璨,这座陇东县城用一场持续月余的精彩呈现,向世人展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虽然中秋夜细雨蒙蒙,未见明月,但环县用36.6万游客的笑脸、2.15亿元旅游花费的热度,绘就了一幅比月光更璀璨的丰收画卷。高铁环县站迎来送往近3万人次旅客,环县南、环县北、环州故城三个收费站车流量日均近万辆……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

以农促旅:黄土高原上的田园变奏曲

9月23日,农民丰收节,环县木钵镇殷家桥村62岁的慕玲被评为“养殖明星”。这位养了大半辈子羊的农家妇女没想到,种地养羊也能站上台披红挂彩。

慕玲家的养殖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几十只发展到现在的400多只。“以前都是把羊卖给贩子,价格上不去。现在好了,羊直接卖给县上的屠宰场,收入增加了不少。”

环州故城景福门广场,木钵镇展位前,两个重达50多斤的巨型南瓜成为游客争相合影的“明星”。工作人员刘兴龙忙得不亦乐乎:“这南瓜是我们关营村慕欣种的,他种了半辈子地,从没想过自己种的南瓜能成为‘网红’。”

各个乡镇的展位上,金黄的杂粮、红艳的苹果、醇香的黄酒……构成一幅生动的丰收图景。美食品鉴区更是烟火缭绕,香气四溢。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先生拿着刚烤出的羊肉串,吃得满心欢喜:“我们一家自驾西北游,路过环县,没想到这是体验感最好的一站。”他指着手里的羊肉串笑道,“这肉质鲜嫩,名不虚传!等会还要带些生羊肉回去送亲戚。”

在二十公里外的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带领农庄探索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样板。彼时,她正带着一群来自西安的游客体验传统农耕。“来,小朋友们,试试怎么推这个石磨。”她手把手地教着城里来的孩子们磨豆浆,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

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感慨万千:“以前我们的农产品要组织外出推销,现在好了,游客主动上门来买,这就是农旅融合带来的最大变化。”

以旅兴农:八方客来激活“乡土经济”

假日期间,夜幕下的环州故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在“环州好物·农产市集”上,各个乡镇的市集热闹不断。直播间里,天南海北的订单不断涌入。“今天已经接了200多单了,”来自合道镇的邓佳乐说:“最远的有发到海南的,以前总觉得我们这山沟沟里的东西卖不远,现在有了电商,啥都能卖出去了。”

在曲子镇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兵道出了村里的“致富密码”——农文旅融合。更让他自豪的是发展模式的创新。西沟村探索“村集体+公司+农户”运营机制,带动5家家庭作坊、2家农家乐发展,还培育了本土主播10人。“去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30多万元,今年预计更好。”刘小兵说,“土特产真正变成了金疙瘩。”

在农业领域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当地领导向在场企业家发出热情邀约:“环县羊只饲养量近400万只,年出栏肉羊超200万只,今年产值预计突破70亿元。我们诚挚期待与大家共绘肉羊产业蓝图……”

羊肉采购、小杂粮种植基地合作等10个涉农项目成功签约,金额超10亿元,为环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以文塑旅:千年文脉在现代舞台重生

夜幕下的环州大剧院,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正在上演。

“太美了!”带着孩子前来观演的韩女士忍不住低声赞叹,“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后台,英娘的扮演者周虹正在细心整理妆发。虽然已经演出过上百场,但每次上台前她仍然会紧张。“在环县演出感觉特别不一样。”她说,“这里的观众特别热情,特别懂戏。”

同样载誉归乡的还有陇剧《大河东流》。这种源于皮影戏的独特唱腔,早已深深烙印在当地人的文化记忆里。

当地皮影艺人许明堂看完演出后激动不已:“能在现代戏台上看到我们皮影的影子,这种感觉太奇妙了。”这位老艺人从事皮影戏表演已经四十多年,看到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传统艺术,他深觉欣慰。

环县非遗中心主任李锋表示,《大河东流》的成功,证明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地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传统艺术的保护与创新。

以旅彰文:环县故事传遍四方

细雨蒙蒙的夜晚,环州故城景福门广场上20个乡镇的文旅推介和文艺汇演正在这里轮番上演。

樊家川镇的《盛世鼓舞》鼓点铿锵,8位农民表演者将裹着黄土情的地道韵味道情《大开板》带上舞台;天池乡的《春风十万里》旋律轻快,唱出了春日乡村的生机与希望;虎洞镇的情景剧《一个都不能少》,则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携手奋进的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集中呈现环县乡村发展的崭新面貌。”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萍说,这能让更多人走进环县、了解环县、记住环县,让环县真正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成为远方游客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

这个假期,环县用贴心的服务让游客记住了这里的温度。免费的公交、免费的停车场、免费的景区摆渡车,“三重免费”举措让来自西安的游客常宏连连点赞:“环州故城环境好,市政建设超出预期,停车等服务都免费,特别方便。”

窑洞客馆的前台工作人员马宝娥介绍说,外地游客约占一半,所有房间早已预订一空。“为了给游客更好地体验,我们还特意提供了免费早餐。”

夜幕下,300架无人机在环州故城上空上演光影秀。五星红旗、和平鸽、环县宋塔等图案依次绽放,引来观众阵阵惊叹。

当农业遇见旅游,黄土高原的田园变成了热门景区;当文化邂逅游客,千年文脉在现代舞台重获新生;当服务温暖人心,八方来客成为了环县故事的传播者。

36.6万游客用脚步为环县投票,2.15亿元旅游花费为环县经济注入活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环县路径”,正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

    6月30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宣布已具备执行发射能力,这意味着历经短短两年时间,该发射场现在已经能够承接火箭发射业务并实现商业化运营,今年下半年,该发射场将迎来首次火箭发射。2022年7月,中国在海南开始建设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这一...